不斷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月17日,太重向明節能環保輸送裝備智能制造基地建設項目廠房內,工人正在調試、安裝進場設備。作為國內散料輸送裝備制造領域的領軍企業,太重向明始終堅持“綠色制造、生態立企”的環保理念,在此項目建設中,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提高空間利用率,引進數控雙面鏜銑加工中心、自動靜電噴粉線等高效、節能生產設備,進一步實現規模化、綠色化生產,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和能耗,不斷引領、帶動行業的綠色發展。未來,太重向明將持續發揮好綠色工廠的示范作用,把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於日常生產全過程,推進綠色工廠管理體系建設,不斷加大環保投入、提升綠色生產工藝等,助力國家綠色制造與工業高質量發展。
這並非個例。近日,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山西共有23家企業、園區上榜,其中21家企業入選綠色工廠,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綠色工業園區,一家企業入選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這一成績的背后,是我省多年來在綠色制造領域的政策推動和不懈努力。
綠色工廠是指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淨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企業,是綠色制造核心實施單元。綠色工業園區是綠色工廠和綠色基礎設施集聚的平台,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是帶動供應鏈上下游工廠實施綠色制造的關鍵。 近年來,我省堅定不移推進工業綠色化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持續推進鋼鐵、焦化等高耗能行業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構建梯度培育機制,打造綠色制造領軍力量﹔大力推動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等固廢規模化、高值化利用﹔積極推進高耗水行業節水改造,山西的制造業越來越“綠”意盎然。
2024年7月,省工信廳發布《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實施細則》,引導和支持工業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動形成規范化、長效化培育機制。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遵循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標准引領和全面覆蓋的原則,以綠色工廠培育為基礎,以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培育為支撐,優化政策環境,引導第三方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激發企業綠色制造的內生動力,發揮綠色制造標杆引領帶動作用,推動行業、區域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目前,全省已累計創建13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8家綠色工業園區、6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我省對綠色制造名單實行動態跟蹤管理,鼓勵各市制定對綠色制造的扶持和指導政策,把綠色工廠梯度培育作為推動區域制造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對本地區綠色工廠梯度培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針對性政策,聯合有關部門依法依規積極運用財政、產業、土地、規劃、金融、稅收、用能等政策,持續提升綠色制造水平。
在山西大同的日立能源牽引變壓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一派忙碌景象。以往,這裡的生產設備能耗較高,噪音也不小,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處理起來也較為棘手。然而,近年來,在綠色制造理念的引領下,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引入先進的節能技術,設備能耗大幅降低﹔採用新型降噪材料和工藝,車間噪音明顯減小﹔同時,企業還建立了完善的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讓生產過程更加綠色環保。如今,日立能源牽引變壓器有限公司憑借在綠色制造方面的卓越表現,成功入選工信部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的綠色工廠,成為山西工業綠色轉型的典范。 綠色制造將工地搬進了工廠,推動了建筑業節能降碳發展。在山西建投建筑產業有限公司園區PC車間,預制混凝土柱、疊合梁等構件均採用流水線生產,而后運至施工現場進行組裝,極大地減少了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噪音以及揚塵污染。該園區是山西建投集團在全省投資建設的十大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之一,目前十大園區實現投產運營,已形成14類166種綠色建材產品體系,涵蓋建筑、市政、公路、鐵路、電力等諸多領域,並輻射京津冀、河南、陝西、青海省外市場,累計為1600余萬平方米建筑提供綠色建材支持。
“我們將3.4萬平方米的PC車間劃分為8個區域,布設6條生產線,可以生產10余種PC產品。”山西建投建筑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紅說,“除PC產業區,園區內還建有鋁合金模板產業區、輕型鋼構產業區、裝飾保溫一體化產業區等,引進國內集成鋁模生產工序最全、自動化程度最高、首條可同時生產拉片式與對拉螺杆式鋁合金模板的自動生產線,行業內首台自動化鋼筋綁扎機器人,全省首條鋼管桁架預應力疊合板生產線等,研發智能制造管理系統,推動裝配式建筑實現標准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持續降低能耗、物耗、人力資源成本,實現生產效能最大化。”
新技術、新裝備的上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生產線上新質生產力迸發,一個個充滿活力的綠色工廠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潞安化工機械集團將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戰略方針,持續實踐綠色理念,賦能產品品質和工廠效率的提升,爭當綠色制造先鋒企業。同時,以此次獲得榮譽為契機,輸出高質量經驗,更好地賦能產業、共建生態,助力化工產業整體轉型升級。”該集團總工程師仙運昌說。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此次上榜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名單,再次凸顯其雄厚的綠色制造實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
近年來,潞安化工機械集團牢固樹立綠色理念,對上游供應商提出綠色節能環保更高要求,並通過自身高效節能裝備研發制造,為下游企業提供先進節能環保裝備,促進節能低碳技術改造和工藝技術升級。該集團所生產的晉華爐先后入選《國家工業節能技術應用指南與案例》《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現代煤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等,在國內外多地得到應用,已投運裝置折算累計減少CO2排放856萬噸、SO2排放10.5萬噸、NOx排放11.9萬噸,廢水回收利用1400萬噸,引領帶動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
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100%,中水回用率達到93%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2%以上,已投產和在建屋頂光伏發電項目17個,預計每年可為企業供電4646萬千瓦時……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制造成績單亮眼。此次躋身“國字號”綠色制造陣列,為該開發區深化低碳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該開發區已經形成汽車裝備制造、銅基新材料和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推動建設六大特色產業園區,是運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和主引擎。園區重點挖掘碳中和前沿技術應用場景,推進“光伏+儲能”等試點示范,支持鼓勵園區企事業單位建立屋頂/車棚等光伏電站,全面構建資源循環利用、能源梯級轉換的發展格局。
我省企業、園區從生產、技術、場景應用、管理各個維度全方位探索綠色發展之路,由點到線,從鏈到園,全省制造業“含綠量”節節攀升。
政策助力,科技添力。從巍巍太行到莽莽呂梁,生產線上激情四射、綠色動能競相迸發,高質量發展的協奏曲正在三晉大地奏響,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綠色制造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立足之本,讓山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更加鮮亮。(記者晉帥妮)
“今年前9個月我家收入一共3.1萬多元,僅通過土地流轉種植馬鈴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萬多元。”在山西省陽泉市盂縣東梁鄉東梁村,村民王建明掰著手指算起豐收賬。…
戴上眼鏡,躺在沙發上,眼前出現虛擬場景:自己仿佛在飛躍高山峽谷,雄鷹不時從身旁掠過,風聲呼呼作響。忽然,一個360度的大轉體,讓人發出驚呼,倍覺興奮。…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