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网站:震裕科技接待2家机构调研包括民生证券、泰康资管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15亿元,同比增长约17.3%,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约214%。
5.公司锂电池结构件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产线自动化改造和管理能力提升。
2025年2月19日,震裕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2月19日接待民生证券、泰康资管2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震裕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董事长蒋震林,董事、副总、模具事业部总经理周茂伟,董事会秘书、副总彭勇泉。调研接待地点为现场调研。
据了解,震裕科技是一家在超精密机械零件设计及制造领域具有全球一流技术能力的企业。公司于2024年10月宣布成立子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精密零部件设计和制造。尽管新兴行业的成长周期较长,且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但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50.15亿元,同比增长约17.3%,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约214%,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2亿元至2.8亿元。公司看好机器人产业链的长期发展,但提醒投资者注意行业发展和业务拓展的不确定性。
据了解,震裕科技在2024年的业绩预告中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至2.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0亿元至2.5亿元。公司预计2025年业务经营情况将得益于国内经济增长预期,各事业部业务收入预期有不同程度增长。公司注重投资者回报,年度利润分配将在年度董事会上审议。公司可转债最新规模约300万张,面值约30,000万元,暂无提前赎回计划。公司在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来源及优势基于其在超精密制造体系、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已建成一条行星滚柱丝杆半自动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日产能已拓展到50套,并计划建设全自动丝杆生产线以提高量产的一致性及稳定性。
据了解,震裕科技的电机铁芯业务依靠强大的模具技术支撑,公司模具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公司锂电池结构件在2024年已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产线自动化改造、降本增效措施以及管理能力提升。2025年,公司将持续推进产线自动化改造,优化供应链、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以提升结构件盈利能力。公司还组织了现场参观模具事业部及子公司马丁机器人相关产线的活动。
本次调研涉及公司未来发展展望、预计及目标等均不构成本公司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等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
公司2024年10月公告依托公司在超精密机械零件设计及制造领域沉淀的全球一流的技术能力,成立子公司作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产业发展平台专注精密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新兴行业的成长通常会经历相对较长的发展周期,在发展初期营收占比较小且需要在技术研发、工艺完善、设备选型及团队建设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中后期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开拓也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公司是专业从事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及下游精密结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丰富的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开发经验和完整的制造体系,以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设计开发生产为核心,并向客户提供精密结构件产品:驱动电机铁芯、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广泛应用于家电、新能源锂电池、汽车、工业工控等行业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体两翼四维”的发展战略格局。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实现营业收入50.15亿元,同比增长约17.3%;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约214%;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约495%.。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0亿元~2.5亿元。
A:根据公司2025年1月20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0亿元~2.5亿元。
A:得益于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根据公司下游各行业2025年预计发展情况,公司编制的2025年财务预算各个事业部业务收入均预期有不同程度增长,实际经营过程中还是存在多方面不确定因素,2025年各季度经营业绩以后续披露定期报告为准。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将尽力做好各方面经营工作。
Q:公司年度利润分配是否有送转股计划,较低的每股价格有利于公司成交活跃。
A:公司一贯注重投资者回报,公司年度利润分配将在年度董事会上审议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敬请关注公司后续公告。
A:根据中登公司公开数据,公司可转债最新规模约300万张(面值约30,000万元)。公司于2024年12月10日披露《关于不提前赎回震裕转债的公告》,从2025年3月11日起,如再次触发赎回条件,公司将召开董事会审议是否提前赎回可转债,公司将保护债券投资的合法权益,请详见公司后续公告。
A:机器人产业需要大量精密零部件,在材料、热处理、制成工艺、专用设备开发、装配及精度要求上和公司精密模具的制造具有很多技术共源性。基于此公司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利用自身在超精密制造体系、加工工艺、材料热处理、加工设备研发等方面的优势独立研发人形机器人线性关节所需行星滚柱丝杆及其他人形机器人所需的精密加工零件、电机组件等。
在精密级进冲压模具领域沉淀的精密制造体系保证了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经历过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完整的发展周期,具备精密零部件规模化生产保证质量一致性及持续降本的丰富经验。
A:公司比较认同机器人产业链未来是一个能够比肩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长期赛道的观点。产业发展初期包括公司在内的相关零部件产业链厂家都是在证明自己能做、能做好的能力,产业发展中后期则需要验证公司保证大规模生产质量一致性的前提下持续降本的生产工艺能力。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50亿、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2,000万元~28,000万元,现有业务收入及归母净利润体量大。而人形机器人新兴领域行业还处于从0-1的起步阶段,公司机器人组件及精密零部件产品都处于投入期,近期营收和利润规模均相对较小,预计对公司业绩贡献度很小。公司虽然看好新兴领域的中长期发展,但行业发展和业务拓展也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特此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A:公司已建成一条行星滚柱丝杆半自动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日产能已拓展到50套,自建丝杆综合测试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可自主完成对丝杆导程精度、传动效率、万次寿命跑合等关键参数的检测及验证,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已开始建设第二条半自动产线投入使用。基于行业客户对丝杆组件精度一致性的高要求,公司还计划在年内建设一条集加工、在线检测、装配于一体的全自动丝杆生产线-N大规模量产的一致性及稳定性。
A:公司针对行业客户对丝杆关键参数的不同需求,已开发完成人形机器人所需的整套丝杆标品,峰值推力覆盖100N到12000N的范围,导程精度覆盖C3\C5,并已完成量产SOP验证,以期帮助客户大幅缩短样品开发及测试周期,同时公司也可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提供定制型丝杆的开发和制作。目前公司机器人精密零部件开拓下游客户进展顺利,行星滚柱丝杠产品有两家本体厂已经实现小批试制、两家已送样并通过客户性能测试,还有两~三家技术交流。机器人行业还处于0-1的起步阶段,相关业务近期营收和利润规模均相对较小,预计对公司业绩贡献度很小,更多的是公司拓展新业务领域能力的证明。公司虽然看好新兴领域的中长期发展,但行业发展和业务拓展也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特此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A:公司的电机铁芯业务可依靠自身强大的模具技术作为支撑,电机铁芯产品的升级换代本质上依赖于模具的改进与提升,因此模具的质量对制造电机铁芯产品的影响非常大,目前公司的模具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利用公司自制模具的优势,不断迭代电机铁芯的生产工艺,开发出最新胶粘工艺铁芯占领中高端汽车电机市场,新的工艺未来也将在低空飞行器驱动电机铁芯中得到广泛应用。
A:公司锂电池结构件2024年同比2023年已经实现扭亏为盈,源于公司产线自动化改造、六面外观检全面取代人工检测等降本增效措施以及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带来产品良率的不断提升,2025年公司将持续推进产线自动化改造,并将不断优化供应链、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力争进一步提升结构件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