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經開區:潮啟湘江向未來
2024年,望城經開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419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4%的成績單,在長沙經濟版圖上劃出一道昂揚曲線。
回望過去一年,望城經開區聚焦拼經濟、促發展,全面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邁進,國家級經開區綜評挺進全國百強、躍居92位,入選產業高質量發展百強園區(生物醫藥)、亞洲投資價值示范開發區、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典范園區,五項工作獲市政府大抓落實督查激勵。
湘江滔滔,奔流北上。在這片經濟主戰場、創新最前沿,正掀起新一輪發展浪潮。
2024年,園區“一特兩主”產業雁陣加速聚集,產值增速和增量在全市園區排名第一、第二。在“精准、開明、舍得、執著、務實、高效”理念驅動下,全年引進產業項目102個,總投資380億元的招商成績,產業集群發展、鏈式發展的強勁態勢持續鞏固。
比亞迪電子二期工廠內,穩定操作的機械臂生出獨特而有序的白噪音,這裡平均2.4秒下線一台高端品牌手機。2024年,這個超級工廠再度刷新記錄——簽約到投產僅用98天,以2000萬台年產能規模帶領30余家上下游企業集群沖鋒,千億級產業態勢蔚然成型。
“我們看中的不僅是‘望城速度’,更是這裡‘產業生態+核心部件+場景應用’的鏈群效應。”中聲海洋科技集團董事長李友如介紹,選址落戶過程中,望城經開區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面的前瞻布局與其產生了深刻共鳴。
大年初九,永杉國際運營中心及研發中心正式運營。啟動儀式上,湖南永杉鋰業董事長楊峰表示,“國際運營”“創新研發”,是永杉鋰業新階段發展的關鍵戰略。2024年,永杉鋰業二期在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片區全面投產,以4.5萬噸年產能,成為鋰鹽生產體系行業內“綠色、智能、循環”新標杆,這正是企業不懈創新研發的最佳例証。
2024年,永杉鋰業二期、美特新材鋰電正極材料項目投產,金凱循環項目主體竣工,蒙星納米、宸宇富基負極材料等項目加速建設。依托永杉鋰業、金馳能源、德賽電池等龍頭企業,望城經開區先進儲能產業正構建起“鋰鹽—前驅體—正負極材料—電池—儲能系統”完整閉環。
借力澳優乳業、旺旺、茶顏悅色、華納大藥廠等龍頭帶動,食品醫藥產業則逐步形成“乳制品+特醫食品”“化學藥+中醫藥”雙輪驅動格局。澳優獲全省首張特醫食品注冊証書,醫藥產業連續三年產值保持10%以上,大健康產業鏈縱深布局初見成效。
“我們的底氣來自經營主體的攀高向新,也來自畝均稅收15.1%的硬核增長。”望城經開區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園區將實施產業鏈群升級行動,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含新量”。
當晨曦穿過望達創智島的玻璃幕牆,來自中國科學院、國防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的工程師們正對量子產業前沿產品——光腔鎖頻儀進行反復調試。這裡是長沙量子研發中心及中試基地,長沙量子首席運營官李丹介紹,公司主要從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這款產品的整體調試,推向市場實現產業落地。
在“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推動下,望城經開區創新圖譜日漸清晰:2024年新增國家級、省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7家,高新技術企業11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1家,形成省級以上科創平台221家的創新矩陣,讓園區完成從“承接產業轉移”到“定義產業標准”的華麗轉身。
“過去我們是技術跟隨者,現在要做規則制定者。”晟通集團是國內鋁加工行業的領跑者之一,主要生產高級鋁箔坯料、空調箔、雙零鋁箔和大中型截面鋁型材等產品。
“以前我們生產兩個單元需要450人左右,現在隻要220人左右。”晟通集團鋁模事業部工程師梁輝介紹,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鋁模板生產的鋸切、沖孔、自動焊接等生產關鍵工序全部完成機器人替換,人均生產效率提升近10倍。2024年,晟通科技深耕綠色鋁材主賽道,扛住市場下行壓力,產值復蘇至62億元。
數智化浪潮中,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正在發生。新年伊始,以DeepSeek為代表的國產AI技術突破的消息震動行業。在創新基因已深嵌產業肌理的望城經開區,企業同樣不遑多讓。“DeepSeek多模態參數融合能力、輕量化模型設計、高效的訓練技術和小樣本跨領域知識等特點,讓中小企業換道超車充滿了無限可能。”聯智科技副董事長梁曉東表示,2025年,聯智科技將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把相關技術應用到研發工作中,為檢測、監測產品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2月18日舉行的望城經開區推進高質量發展暨2025年經濟工作會上,圍繞科創產業生態塑造,園區提出了突出四鏈融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智賦萬企,加快企業轉型升級。2025年,望城經開區將重點支持30余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新增智能制造試點企業20家、智能制造產線40條、智能工位80個,打造省級市級研發中心、技術中心等20個以上。
2月10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對2024年度省重點項目建設優秀單位及項目予以表揚的通報》,位於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片區的益海嘉裡糧油食品加工基地項目榮獲2024年度優秀省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30億元,目前小麥一期、水稻一期項目、米糠榨油項目等已經投產,正致力打造全省食品及農產品加工行業龍頭。
項目的提質加速,得益於銅官工業片區鐵公水多式聯運的疊加優勢。2024年,長沙銅官港累計完成吞吐量約269萬噸,創歷史新高。50余家合作企業中,臨港合作企業9家,本地貨源吞吐量約135.58萬噸,佔年度吞吐量的50.44 %。益海嘉裡、永杉鋰業等臨港產業與港口水運深度銜接,持續放大“通道+物流+貿易+產業”聯動效應,全力提升開放能級。
站在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過去一年,望城經開區對外開放取得長足進步,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0%,限上社零額同比增長14.89%,泰嘉股份、金龍電纜等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向海圖強”,銅官港鐵路專用線加速建設,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工作獲市政府大抓落實督查激勵,“陸港聯動、雙循環驅動”的開放格局正加快形成。
2月8日,長沙市2025年“迎老鄉 回故鄉 建家鄉”暨“湘商新十年”新春座談會舉行。會上,30個項目集中簽約,眾能達自動化設備產業園項目落戶望城經開區。
細數2024年,從年初的泰嘉股份、長沙戴望,到比亞迪、利亞德、永杉鋰業、華納大等回頭客紛紛“引新擴存”,追投二期、三期現象頻現。
2024年10月28日,華納高端原料藥及高級醫藥中間體項目開工。“落戶銅官多年,企業在此扎根成長,發展步入了快車道。”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本東表示,自2016年落戶望城以來,企業生產規模和經營效益連年攀升,已經成為望城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企業“一引、兩驅、三化”質量管理模式獲評2024年湖南省制造業質量標杆。
近年來,望城經開區以“湘商回歸”為重要抓手,通過基金賦能、平台搭建、服務提質等組合拳,推動項目招引從“筑巢引鳳”到“固巢養鳳”轉型。 2025年,園區再度錨定了“引進100個項目和投資百億項目”的雙百目標,其中關聯性產業鏈項目75個以上,鏈群招商熱潮涌動。
2月16日,艾科瑞生物超級工場在望城經開區正式投產。“在項目立項、環評、報建等手續辦理過程中,園區‘一對一’精准幫扶的常態化機制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優質的‘望城服務’。”艾科瑞超級生物工場項目負責人黃志華說,在園區高效的服務中,僅1年的時間就建成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的集總部辦公、技術研發、科技孵化、生產制造、學術交流、成果轉化於一體的綜合性生命科學產業園。
從“五即審批”到“免申即享”,望城經開區2024年營商環境優化持續領跑:工程建設審批時限壓縮84%,政策獎補“秒到賬”,企業滿意度測評連續三年居全省園區首位。去年發布的《望城經開區聚焦降成本優服務全力打造“三化”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推出21條實舉,從降低准入成本、建設成本、經營成本、發展成本和風控成本五個方面發力,持續優化市場投資服務、政務審批服務、要素保障服務、產業培育服務和法律供給服務,助力營商環境全面迭代升級。
“知產變資產,政府作‘擔保人’。”湖南恩智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羅倩表示,在園區支持下,佔地45畝的新項目獲銀行1億元的整體授信,全面投產后總產值將達到20億元。這家手握127項專利的“隱形冠軍”,通過園區知識產權評估質押體系,將技術“白紙”變為融資“金券”。
在望城經開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應則凱科技的年輕工程師們正在調試智能生產線。“3年租金全免+20萬元創業補貼+技術導師全程陪跑,讓我們敢把核心技術‘押注’望城。”總經理魏爽透露,企業成立兩年即拿下2000萬元訂單,背后則是“望見未來計劃”的強力托舉。
用心護航創業啟程的同時,全要素保障助力揚帆遠航。實施“五等項目”機制,動態保障1000余畝成熟工業用地,建成標准廠房150萬㎡,助企招聘2.5萬人,成立超百億規模的“1+8+N”產業基金彰顯矩陣效應,精准投資60個優質項目,收益率達40%,形成投引聯動的科技金融生態。
從湘江之濱到世界舞台,望城經開區2024年的發展敘事,不僅是一個園區的自我超越,更是踐行“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建設五好園區的微觀縮影。
當產業強園浪潮與強省會脈動同頻共振,這座年輕的國家級經開區,正在用畝均稅收增長15.1%的硬實力、主特產業佔比超88.5%的新動能、營商環境三年領跑的軟環境,重新定義內陸園區的發展邏輯——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長沙實踐中,望城篇章,方興未艾!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