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新丨蕪湖灣沚:從“小端齒”到“小巨人”
伴著規律的設備運轉聲,雄名航空科工(蕪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名航空科工”)的檢測室裡,工人們正在為端齒進行最后的出廠檢測。不遠處的車間,大型機床也在為磨削端齒忙碌不停。
作為雄名航空科工的拳頭產品,端齒曾被日本機械工業稱為A類部件,主要用於精密聯接和間歇式分度定位。
如今,雄名航空科工的端齒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核能發電等領域,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要知道,此前該項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在國內是鮮有企業涉足的技術“無人區”。
雄名航空科工以專破局、以精立業、以特求強、以新賦能,在端齒領域“獨領風騷”。不久前,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小到直徑20毫米,大到直徑3400毫米的端齒,我們都能生產,基本做到國內端齒應用場景的全覆蓋。”說起扎根蕪湖灣沚深耕的端齒,雄名航空科工董事長石得林滿臉自豪,油然而生。
雄名航空科工成立於2011年,並於2017年落戶蕪湖灣沚,次年正式投產。隨著產品種類的豐富和市場的拓展,已經成為國內同時具備直齒、端面扇形齒和弧形齒三種齒形研發制造能力的高端精密加工企業。
不少人對端齒可能較為陌生,它其實是相關應用領域中機加工精度最高的部件。雄名航空科工在組合精密件領域實力不俗,“通過組建研發團隊,歷時多年攻克了工藝上的技術壁壘,產品生產效率、組合精度、性價比更高。”身為企業技術經理,王培勇如是說。
憑借這種堅持自主創新的勁頭,雄名航空科工先后獲得50余項目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7項。
“選擇一個賽道,就持之以恆走下去。”石得林深諳,航空產業關鍵依賴核心技術,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能把上下游企業吸引過來,成為產業“鏈主”企業。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雄名航空科工的產業鏈整合模式包括入股戰略合作伙伴、參投上游企業等,為的就是在產業鏈整合過程中不斷提高運作效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作為雄名航空科工的產業鏈合伙企業之一,翱鈞動力科技(蕪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翱鈞動力科技”)是一家以五軸精密加工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石得林告訴記者,“上下游打通旨在共同推動產業建圈強鏈,做強企業生態。”
走進翱鈞動力科技的五軸加工車間,一台機床正在對航空發動機的鈦合金葉輪進行降溫冷卻,下一步就是加工端齒。得益於航空產業的景氣度,雄名航空科工和翱鈞動力科技都成長為行業的新星,在細分市場表現搶眼。
起步體量雖小,但具備先發優勢。在細分領域深耕,對像雄名航空科工這樣的企業而言,是實現技術領域和市場擴展的重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蕪湖灣沚航空產業園,雄名航空科工還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航空產業鏈的“鏈主”企業。
近年來,灣沚區從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實現抱團發展,一批另辟蹊徑的民營企業不斷涌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便是其中的代表,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也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經濟增長的動力源。
數據統計,2024年,灣沚區新增第一批安徽省創新型中小企業47家、新增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2家、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
截至目前,全區共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00家,數量位居蕪湖市第1位,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