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春风吹拂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数控机床,作为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设备。它通过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能够对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进行逻辑处理和译码,将数字指令转化为精确的机械动作,从而按照设计要求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数控机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加工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为制造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着国内航空装备市场的蓬勃发展,风电并网装机量的不断攀升,数控机床企业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多条生产线 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4090 亿元,呈现出整体增长的良好态势。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国内机床工具行业在 2023 年整体表现不佳,从二季度起,受国际环境、地缘政治和下游装备投资不足等因素影响,行业收入持续下降,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0%,利润总额同比下滑 36%,利润率也下降了 4.1 个百分点。

市场风云:探索2024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的繁荣与困境(图1)

  在产量方面,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略有增加,达到 61.3 万台,同比增长 6%,而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则下降至 15.1 万台,同比减少 14%。产消值方面,2023 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小幅增长至 1935 亿元,同比增长 1%,但消费额下降至 1816 亿元,同比下降 6%。

  进出口情况也呈现出复杂的局面。进口方面,国内机床进口额为 61 亿美元,同比下降 8%。出口方面则表现出色,出口额达到 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特别是金属切削机床出口增长了 28%。尽管如此,2023 年我国机床产业进出口金额仍同比下滑 3.1%。

  数控机床的产业链犹如一条紧密相连的锁链,上游涵盖了各类关键设备部件,包括数控系统、机床主体零部件、功能部件、电气元件等;中游是数控机床的制造环节,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下游则涉及国防军工、石油化工、汽车产业、机械行业等众多应用领域。

  我国机床产业市场规模庞大,超过 2000 亿元,在全球的生产额和消费额占比均超过 30%。但在高端领域,只有不到 20 家国产企业,市场话语权相对较弱。国产化率虽已接近 7 成,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领域企业众多,超过 8000 家,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前十机床企业市占率为 46%。优质资源尚未充分向高端领域汇集,行业的优胜劣汰机制有待加强。

  在全球数控机床的舞台上,中国虽然在产量和消费量上位居榜首,但在企业排名方面却稍显逊色。细数全球数控机床前十企业,基本被日本、德国和美国企业占据,中国企业尚未进入这一全球性头部行列。

  2024 年,全球多个制造业大国的第一季度机床订单量出现下滑,我国国内机床市场增幅也较为有限。重点行业客户订单充足,但定制化需求增加,个性化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市场标配。

  在全球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国外机床头部企业发起价格战,给我国机床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例如,日本机床产业凭借来自中国的订单需求,在订单下跌量上远低于其他国家。而我国机床企业在低档机床方面面临产能过剩,中档机床竞争激烈,高端机床仍依赖进口,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市场风云:探索2024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的繁荣与困境(图2)

  为推动机床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2023 年提出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机床领域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以来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大幅增长。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 2024 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也为企业带来了实惠。

  同时,随着 AI 技术的爆发,我国机床企业迎来了缩短与国外头部企业技术差距的机遇。然而,我国当前机床数控化率尚不足 50%,高端机床的国产化率仅有 6%左右,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国金证券分析指出,工业母机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面临出口限制收窄的风险,自主可控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数控机床产业将不断攻克难关,实现跨越式发展。

  星空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星空网站

市场风云:探索2024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的繁荣与困境(图3)

  技术创新是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了提升数控机床的性能和精度,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数控系统、刀具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例如,先进的数控系统能够实现更复杂的运动控制和更高的加工精度,智能刀具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调整切削参数,优化加工过程。同时,复合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控机床能够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多种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相结合的新型加工方式也为数控机床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为制造具有复杂结构的零部件提供了可能。

  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既懂机械制造又精通数控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生产的机会。

  企业也应重视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同时,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人才队伍的成长。

  总之,只有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才能为数控机床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持。

  展望未来,全球机床消费预计在 2025 年迎来强劲增长,北美、东盟、南亚和欧洲地区都将有显著涨幅。中国机床企业在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也拥有着无限的机遇。

  在极限抗压的情况下,我国机床企业应积极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品牌影响力。通过不断努力,争取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多珍贵的订单,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

  尽管道路曲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有力支持,数控机床产业必将在中国制造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贡献坚实的力量。